为系统赋能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精准施策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转型升级,天津市红桥学校于2025年2月12日组织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与实践"专题培训。本次活动特邀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主任孔维薇同志围绕课题申报策略与研究方法创新作专题讲座,红桥学校全体教师参加培训,赵海英主任主持会议。




孔维薇主任在《语言筑基 智慧引领 微课题走进、走近教育人》专题讲座中,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战略部署,深度融合新课标理念与DeepSeek智能教育平台的技术赋能,构建起"政策引领-技术支撑-课例转化"三位一体的科研培训体系。通过解析"Bridges"跨文化交际主题案例,结合"Road and street in Tianjin"本土化课例开发实践,系统阐释了“问题→话题→专题→课题”的微课题研究闭环路径,为教师们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全程专注投入、踊跃交流,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此次培训,帮助教师们厘清了校本研究的创新实施路径,教师们一致表示,研训活动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双重提升,既为个性化教学研究提供了范式参考,更通过前瞻性规划为2025年微型课题的深入开展夯实了实践基础。


赵海英主任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战略支点。她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以"研"促教、以"研"兴校,共同打造具有红桥特色的教育科研品牌,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科研课题专题培训,标志着天津市红桥学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科研+"发展模式,通过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立校本研究资源库等创新举措,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
END

文稿撰写:吴晓晓
图片来源:刘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