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课标育新芽
聚势赋能启新程




阳春三月,万物竞发。3月28日下午,由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天津市红桥学校承办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研工作会暨“育真悟实”语文工作室课例研讨活动圆满举行。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刘英老师和全区三年级语文教师共同参会,通过课例展示、AI赋能教学案例说课等形式,共探语文新课标落地新路径。

课例展示

天津市红桥学校“求真悟实”语文工作室成员张云天老师执教的《花钟》研讨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呈现了一堂富有思维深度与审美意趣的语文课。张老师紧扣单元导语,精准把握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聚焦关键段落,通过“删减摘录法”和“增补合并法”提炼段意,培养学生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在理解课文时,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段开放的花朵图片及视频,激发学生的感官盛宴,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成就了一堂充满美感的语文学习之旅,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育。



躬/耕/教/研/谋/新/篇


教研员评课

课后,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刘英以“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方式的变革”为主题对本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肯定了张老师在《花钟》这节课中所展现出的诸多亮点,老师在教学中将现代教学手段与文本巧妙地融合,为学生打造了丰富且高效的学习体验,并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语文课堂真正回归学生本位。教研员刘英指出,本单元是一个观察与发现的单元,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着语文要素展开教学,一要关注人文主题,培养科学态度,二要有效的进行内容整合,达成训练目标。刘主任的点评内容充实,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让与会教师们受益匪浅。



躬/耕/教/研/谋/新/篇


说课展示

最后,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胡楠老师以《蜜蜂》一课为例做AI赋能教学专题汇报活动,对如何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实践过程进行了充分讲解。胡老师为学生创设“小小科学家,探秘大世界”这一贴合真实学习情境的任务,引导学生化身“小小法布尔”走进科学实验世界,借助观察记录单记录学习过程,学生在探秘过程中收获研究方法,感悟科学精神,通过人工智能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发掘学生语言成长的关键需求。



躬/耕/教/研/谋/新/篇


文稿撰写:张云天
图片来源:胡楠
编辑排版:李辉
图文初审:赵海英
分管领导审核:常乐
主管领导审核:赵芳